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提出:“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碑斍,各地正在抓實抓細做好疫情防控,及時有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如何確保二十條優化措施落實到位?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進行了解讀。
問:二十條優化措施提出科學精準防控疫情,為什么個別地方還是出現了層層加碼的情況?
答: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復雜,地方防控壓力大。為了盡快控制疫情,個別地方出現了層層加碼的行為。目前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3個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準,對群眾的生產生活影響比較大,且與國家政策不符;二是個別基層工作人員工作方法單一、態度生硬、缺乏耐心,與群眾溝通不暢;三是少數地方涉疫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
要整治層層加碼,地方黨委和政府必須落實屬地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對于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還有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采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要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我們將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各項工作做得更精準、更有溫度。
問:確定高風險地區和低風險地區的依據是什么?高風險地區滿足什么條件才能解封?
答:根據二十條優化措施要求,原則上是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范圍。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在高風險區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且第五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以后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問: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期間,其共同居住者要按照什么標準管理?
答:居家隔離人員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護人員,要一并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管理要求。一是在居家隔離期間嚴格做到不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要向社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二是盡量不進入居家隔離人員的房間,避免共用衛生間或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直接接觸或者在處理污染物時,應做好自我防護,及時進行雙手清潔與消毒。三是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員和有重癥風險的人群,不要作為居家隔離人員的陪護人員。
問:很多疫情發生地都面臨著人員疏解的問題,給目的地帶來了防控壓力。如何統籌滯留人員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
答:二十條優化措施要求各地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當疫情發生地滯留人員較多時,發生地要專門制定疏解方案,加強與目的地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穩妥安排人員疏散。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員中持續發現感染者,這說明部分有疫情發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區傳播擴散風險。對此,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專門部署,對各地加強風險人員管控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針對當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方,要切實承擔起防范疫情外溢的首要責任,及時精準劃定風險區域,盡快排查管控風險人員和風險點位。對非隔離、非管控的人員,在離開出發地前要嚴格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的信息,防止非法運營車輛載客跨省運營等行為。同時加強與目的地的信息溝通與協作配合,及時推送溢出的風險人員的相關信息。
二是針對當前沒有疫情但溢入風險較高的地區,要關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員要提供“落地檢”服務。疫情所在縣區返回人員要主動向當地報備,社區要主動開展摸排登記,嚴格落實間隔24小時以上的3天2次核酸檢測措施。各地還可以基于疫情輸入風險的研判結果,對流入的高風險人員按照相關要求采取相應管控措施。
我們也呼吁各地對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加強關心關愛,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問:近期是否會調整疫情防控政策?
答: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床治療的實踐認識,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癥率、死亡率等情況,包括國際上疫情形勢的變化,我們一直在研究、不斷在調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利益,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本報記者 白劍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