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如何抑制特定病毒傳播?國際最新研究獲重要進展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病毒學研究論文顯示,精液和唾沫中發現的細胞外囊泡(EV)表面的一種分子能阻斷寨卡或登革熱病毒等病毒的感染。這一研究結果有助于理解為何這些病毒直接人傳人比例較低,以及為何這些病毒容易通過缺乏這種分子的體液(如血液)或是通過吸血昆蟲傳播。
該論文介紹,登革熱、寨卡、基孔肯雅、埃博拉或拉沙病毒這類病毒可以感染很多細胞類型。不過,雖然這些病毒存在于各種體液中(包括精液和唾沫),但口腔或性傳播路徑明顯受限。此前研究顯示,精液和唾沫含有的EV能在實驗室實驗中競爭性阻斷寨卡病毒與靶細胞結合并抑制感染。不過,這背后的具體機制一直不明。
論文通訊作者、德國馬爾堡-菲利普大學Janis A. Müller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從五種不同的人體體液中分離了EV,這些體液包括精液、唾沫、尿液、母乳和血液。他們發現,名為磷脂酰絲氨酸(PS)的分子在精液的EV表面比在血液的EV表面更常見。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EV表面的PS能阻斷寨卡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因為這些EV會爭奪相同的PS受體并干擾病毒附著和侵入。如果達到與體內相似的EV濃度,那么登革熱、西尼羅河、基孔肯雅、埃博拉和皰疹性口腔炎病毒的感染都會受到抑制。
然而,艾滋病病毒(HIV)、丙肝病毒(HCV)、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和皰疹病毒由于利用別的入侵受體,并未受到抑制。當研究人員用酶把EV上的PS“剃掉”后,它們阻斷感染的效力也隨之消失。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用于開發新型抗病毒藥物,但仍有待開展進一步研究。(完)
|